贵阳红枫湖的来历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清镇市城区以西,距市32公里。红枫湖横跨清镇市、安顺市平坝区,风景区总面积为2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达57.2平方公里,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初建时无名,后因湖中桃花园山上有上百株枫树,每到金秋,枫叶红似火焰,映得满湖通红,于是便将这座人工湖命名为红枫湖。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红枫湖形成之初,有人从空中俯瞰,发现这座喀斯特高原上的湖泊,被穿插其中的座座小山切割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恰似一片飘落在大地上的枫叶,于是得名。
黔的来源有什么典故
史书中关于贵州地区有“黔”字记载的,始于《史记···秦本纪》:“楚地西有巴、黔中”。这是第一次有黔的记载。
由于对“黔中”是什么建制史书没有记载,所以其地域也有争议,不过主流看法认为大致范围位于今天的湘西、贵州东部、东北部和重庆南和四川南的大部地区。
秦始皇统一以后,在今贵州铜仁一带设立黔中郡。
汉时改为武陵郡,后名字多变,直到北周武帝时设置黔州。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将黔州治所设置在彭水县,隋炀帝时改黔州为黔州郡。
这是隋朝贵州“黔”的历史,不过一般认为贵州的简称“黔”字不来源于此,因为唐以前贵州虽有“黔”,但是贵州当时并不称为“黔”,见诸史书的是“夜郎”、“南中”、“牂牁”等。
唐建立以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黔州郡为黔州。
贞观元年(627年)将全国划分为15道,黔州属于江南道。
贞观四年(630年),设置黔州都督府,下辖9个州,此时的黔州都督府辖地中,贵州仅有贵州东北部铜仁的一部分地区。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将全国有10道增设为15道,黔州原来所属的江南道被分解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此时的黔中道以黔州都督府为依托,兼领了50个羁縻州。
此时的黔中道,虽然治所仍然在四川的彭水,不过其辖地却是贵州的大部分地区,这也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贵州建立的类似省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此后,贵州地区被称为黔地,黔中等。
一般认为,这就是贵州的简称“黔”字的由来。
宋时,“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贵州”名字首次出现。
元时,贵州地区土司分属湖广、四川和云南行省。
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东土司与水西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
清雍正5年(公元1727年),将四川属遵义府,广西属荔波及红水河、南盘江以北地区,湖广属平溪、天柱,划归贵州管辖。将贵州属永宁州划为四川管理辖。自此贵州省大致疆域基本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民国二年,在省和县之前设置道一级,贵州省被划分为黔中道、黔东道和黔西道。后来道一级陆续被废除。
新中国建立以后,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市州一级的地名一直用到今天,“黔”字的简称也就固定了下来。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