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这个词的由来

说到一个单位最核心&最神秘的部门?答案多数是:办公室。在企业,它叫董办、总裁办、综合部等,在政府,它叫两办,在国外的政体中,除了类似的(白宫)办公厅、(首相)办公室之外,还有一个机构也有类似职责,叫“不管部”。

办公室的特征是: 本身不管单一事务,不生成和交付什么; 对外几乎不直面客户,对内也不管理部门,但每天都忙的团团转。

从历史变迁角度,聊聊“办公室”的由来

其实,“不管单一事务”是指管“综合类”事务,忙着牵头、安排、汇总、收尾,从单位的日常工作运转,到领导的起居住行乃至衣食冷暖都会涉及到,遇到新的工作内容,可能还要在过渡期临时负责——“不管部”其实指的是什么都不明确要管,但其实什么都要管的部门。

那办公室,或者说“不管部”,怎么来的呢?

现代的政府、企业组织架构,职场的思考方式、管理模式是由历史文化、传统官僚政治体系延续而来。从东方历史文化来看,办公室这个部门可以从“宰相”说起。

“宰”是主宰,“相”指相礼之人,有辅佐之意。宰与相,合称宰相。因古代家中最重要的事是祭祀,祭祀时“宰”牛杀羊的人自然是最主要的工作人员,久之也就成为了王公、国君家里大小事务的大管家。

秦汉时期:相权最大,成为实质上的“管一切”

管家成为了管国。秦始皇统一天下,王成了全天下的共主,宰相也由从私人管家变成了国家CEO:家国一切事务,包括内廷与外廷都归属宰相这个大管家来管,所有事都要上报宰相。宰相有宰相府,府里是宰相本人的团队和附属人员。可见,早期皇权并没有想象中大,“相权”起了巨大的作用。

从历史变迁角度,聊聊“办公室”的由来

汉朝中后期:相权在与皇权、外戚的拉锯战中基本保持,但不再管理皇族事务

权力过大后,由内及外的分裂。由于相权过大,引起了皇族的不满,多方角力你争我夺:一会被打压衰弱一阵,过一段又因皇族需要制衡外部力量再提升。加上确实精力有限,宰相为了全力管好国事,首先放弃了对皇室内部的管理,名义上仍主宰一切,实际则改由宰相府内其他中层官员管理。后来,这一职务逐渐被其他宦官替代。

从历史变迁角度,聊聊“办公室”的由来

唐朝:宰相的职位“一拆多、高变低”

通过增加参与人数,互相牵制。一个宰相的职权被拆为三个,称为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皇帝的命令由中书省负责拟全文稿(熟稿),皇帝审批通过后成为敕令,由门下省复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官衔越定越低。起初宰相官位很高,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大腕(如唐朝开国那几位)。随着开国时间越来越长、团队人员越来越多,官衔也越给越低。中书省除正副长官外,真正写稿的中书舍人级别都不高,门下省除正副长官外,真正复核且有退回权的“给事中”级别也不高。

唐朝基本保持了由宰相团队出具具体意见,皇帝批同意的格局。由于出具的意见十分具体,也称为熟状拟定,但从唐朝开始,这个团队开始人数增加,级别降低。

从历史变迁角度,聊聊“办公室”的由来

宋朝:因机制流程、政治环境等原因,相权加速衰弱

五代乱世之后,为表示对皇帝的尊重和权力的归拢,宰相上朝不再如前朝般坐下来,宰相团队也不再出具具体的意见,而是改为写草案(劄子)供皇帝参考,对于这个“生稿”,皇帝有最终决定权。同时,门下省也没有了退回皇帝敕令的权力,转而成为了和宰相对立的谏官。可见,大臣相互制衡变多了,但能够驳回皇帝命令的机制逐渐消失。

北宋末年,徽钦二帝“北狩”难回,政治根基被破坏,名臣也在凋零,南宋朝的宰相进一步退居成为了皇帝意志的代理人。

从历史变迁角度,聊聊“办公室”的由来

明朝:宰相团队被秘书处取代

明清其实是宰相制度的最大转变,明朝皇帝在一路降低相权后,结合前朝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全部替代宰相的办法:

原有架构继续打散。因明初胡惟庸谋反案件,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一职,连带中书省、门下省都废了,只剩下七品的小官中书舍人,其工作变成了“抄写”文书。尚书也不再是一个省,成了六个部门,尚书成为了六部的分别负责人,一拆六后,反倒成为了历史上三省中存留下来级别最高的部门,但该部门的职责就是“执行”。原来有反对权的门下省“给事中”分给了六部,职位太低。连本部门领导都很难反驳,更别说反驳皇帝了。

命令起草方式改变。设置内阁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职责是提供建议、写初步建议,而真正的命令由皇帝口授、内阁学士听写;或参照宋朝,内阁写好初步意见,皇听取汇报发布意见,司礼监盖印,这事就定了。

制衡、监视和反噬。明初定的制度中,内阁学士级别不高,只起草文书,无决定权,且受东厂锦衣卫监控,规避了权臣出现。明朝中后期,部分当了六部尚书的大臣兼任内阁学士,带升了内阁学士的品级,称为内阁大学士,排名第一的内阁大学士为首辅——首要辅助,但从名字上看已经处于从属地位了。此外,部分皇帝懒政给部分内阁首辅如严嵩,张居正等全面揽权的机会,但这些权臣的下场都不太好。又由于批红的权力给了太监头子,这些生理心理双残的人弄权也成了明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明朝废宰相的做法,是统治者希望把最终的决定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由于国家太大、事情太多,客观来说一个人根本来不及管,采取分团队的拟稿掌印方式,进可使皇帝掌握最终话语权,退也可使国家能保持运转。

从历史变迁角度,聊聊“办公室”的由来

清朝:进一步集中皇权

清朝审视了明朝的太监之祸,除内阁之外还设置了南书房、军需房,后改叫军机处。军需房原本是打仗时办理军需物资而设立。由于清朝“先军”思想较前朝更浓厚,所以以军机处在非战时也保存了下来,部分习惯甚至流传到今天:

在命令下达上,清朝可以军事机密之名,将皇帝的命令和“批示”经过军机处发往各地,进一步加强集权管理,而不是通过原来的官僚体系发布。圣旨根据收件人区分,包括明发、暗发,即今天的公开件和密件。根据发布人区分,包括朱批和廷寄,也就是皇帝亲笔写的和军机大臣代笔写的。

在下情上报上,清朝打破了公文逐级上报的流程,各地大臣可以将折子奏给皇帝(即奏折),这些信只有皇帝的秘书军机处才能看,部分信只有皇帝本人看。此前明朝采取的方式皇帝也不过是依靠特务机关的密报来掌握各方信息,清朝相当于将这种规矩的打破进一步公开化。

在人员构成上,军机处里是一群临时工,人数也不固定,涉及哪个部门便临时调来,部分朝代还以皇族领衔。这使得在大多数情况下,军机处已经不可能擅权。

从历史变迁角度,聊聊“办公室”的由来

通过以上的历史变迁,我们发现长期以来的皇权并不如同明清般集中统一,宰相曾经权势滔天,但因对皇权构成了制衡和威胁,经过几千年一路下坡,管理的权限越来越小,明清之后的“内阁”、“司礼监”、“军机处”更多承担的是统治者办公室里秘书角色,整个王朝的盛衰都系于一人之手,内阁学士,军机大臣和其他的“命官”一样,只有为人臣子的本份,而欠缺了对帝国的责任。在西方,“不管部”大臣的另一名称是掌玺大臣,受命负责一些临时帮办事务,权责也十分有限。

放大看,这也是“封建”的限制:A分封BCDEF等一群人,一群人对其表示忠诚,承诺为其建设领地:每个人服务及表示忠诚的对象只是另外一个人。除了皇帝和宰相之间,各级官员也是如此:在所有人对皇帝表示忠诚的大前提下,官员体系中还少不了“僚”和“吏”,存在个人雇佣的依附关系,高级官员身边出谋划策的人叫门客,幕府,幕僚,他们更像官员个人的亲信,低级官员如同县令手下还有县丞,捕快,师爷,这些人员就是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吏,可能他们对本地的了解程度更甚于异地迁任的县令。这些人,共同构成了各级官员的办公室。

从历史变迁角度,聊聊“办公室”的由来

#历史开讲#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3月30日 上午9:53
下一篇 2023年3月30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